31.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的耐火等级分别不应低于( )和( )。
A.1.00h,1.00h
B.1.50h,1.50h
C.1.50h,1.00h
D.1.00h,2.00h
32.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风向的( )或侧风向。
A.下风向
B.上风向
C.上风向或下风向
D.以上都不对
33.除规范另有规定外,高层乙类厂房与甲类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m。
A.12
B.10
C.13
D.11
34.锅炉房、变压器室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可设置宽度不小于( )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
A.0.5
B.0.6
C.0.8
D.10
35.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当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 )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h的防爆墙隔开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A.一,4.00
B.二,3.00
C.三,2.50
D.四,2.00
36.防火墙上( )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 )级防火门、窗。
A.不应,甲级
B.禁止,甲级
C.不应,乙级
D.禁止,乙级
37.建筑物内的防火墙不应设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M,采取设置( )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A.10,甲级
B.6,甲级
C.4,乙级
D.2,乙级
38.有一3层地下建筑,地下3层人数最多为400人,根据楼梯宽度指标l.0m百人,该建筑地下1层楼梯的总宽度至少为( )m。
A.1.4
B.2.2
C.3
D.4
39.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 )级防火门。
A.甲
B.乙
C.丙
D.丁
40.在避难层应设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 )h,照度不应低于( )lx。
A.1.00,1.00
B.1.00,2.00
C.1.50,3.00
D.2.o0,3.00
31.【答案】C
【解析】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50h和1.00h。
32.【答案】A
【解析】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
33.【答案】C
【解析】在设置防火间距时,应考虑建筑的火灾危险性、建筑高度、耐火等级等因素,根据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的防火间距规定(详见教材表2—4—1),高层乙类厂房与甲类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l3m。
34.【答案】D
【解析】因为锅炉房、变压器室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l.0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l.2m的窗槛墙。
35.【答案】B
【解析】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隔开且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36.【答案】A
【解析】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
37.【答案】C
【解析】建筑内的防火墙不应设在转角处,确需设置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采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38.【答案】D
【解析】当疏散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各楼层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下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所以,400人/(1.0m/百人)=4m。
39.【答案】A
【解析】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应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
40.【答案】C
【解析】建筑高度大于l00m的公共建筑,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小于l.5h。对于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建筑内疏散照明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1x。教材第l01页有误,以规范为准。